时间:2022-09-16 13:08:40 | 浏览:2814
麻姑山,原名丹霞山。相传很早以前,这里有位名叫麻姑的少女,既漂亮又聪明,常为乡亲们做好事。她成仙后,仍回家乡,为穷苦乡亲除病消灾,频赐丰年。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经道人邓思瑾(称紫阳真人)上奏,勒建麻姑庙,玄宗曾赐金龙、玉简以镇山门。从此之后,人们就将丹霞山改名为麻姑山。
据宋元时期张君房《云笈七签》记载:“中国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分布九州四海,独有麻姑山,既有洞天,又有福地,秀出东南。”此书还将麻姑山列为第二十八小洞天、第十福地。
我先后数次登临麻姑山,也曾受邀在麻姑山上住过数日。从江西抚州南城县城去麻姑山,驱车沿206国道向南4公里远,首先在公路的右侧一座高大的四柱石牌坊便映入眼帘,上面楷书“麻姑山”三字。车继续绕山而上,半山腰的路中有一小亭,方形结构,以石砌成,名“半山亭”。它始建于宋,为登山的游人提供休憩之所。该亭1968年重修时改为“垂玉亭”。亭壁上写有数行字:1932年8月23日,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官兵之一部由宜黄来南城,经此休息并用午餐。
沿垂玉亭左侧的石阶而下;山岩上建有一座“观瀑亭”。在此处抬头向上看;只见群峰叠翠之中,有两条30余米高的瀑布,从悬崖峭壁上飞流直下,如白练从天而落。“双瀑”右边绝壁上镌刻着明建昌府通判华仁夫手书的“玉练双飞”四个大字,透过水帘幔帐,显得苍劲有力。
沿着垂玉亭向西约1公里。就可到“龙门桥”。龙门桥原叫“三峡桥”,其建筑雅致,别具一格。桥上架设有长亭,亭额北面书写着“龙门胜迹”,南面镌刻着“丹霞洞天”。亭侧靠公路边有一棵古松,苍劲挺拔,人们称之为迎客松。桥南侧有两泉,一为“半月泉”,以泉口石池,似半月形而得名;一为“一勺之多”,泉水从岩缝中渗出,注入一石盂,石盂一尺见方,仅能入勺,而以勺舀水,淘之不干,故名“一勺之多”。明代邵书郎曾书写“一勺之多”,至今墨迹犹在。该泉又名“神功泉”,相传由南极仙翁杖击而成。
沿“一勺之多”驱车再上行,进一个山门之后,那始建于唐代,屡毁屡建的麻姑庙便在眼前了。庙的正门悬有金字对联一副:
雪瀑天垂羽盖瑶觞临七夕;
丹霞岭峙金龙玉简镇千秋。
上联描述了麻姑山的自然景色和神话传说,下联则赞咏了唐玄宗赐给镇山之宝的历史佳话。自唐代麻姑山建庙以来,地方官员们每逢七月初七日,都会在山上举行隆重的祭祀麻姑仙女的活动。
关于麻姑山故事的产生,按照一般的文化现象,应当是民间传说在先,葛洪著《神仙传》将其记录下来在后。至于记录时又掺杂了道家的主观想象甚或有意加工,那是不可避免的。麻姑的事迹表达了普通老百姓的期望和渴盼,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这类故事自然也就寄寓了某种不可言说的魅力于其中,而道士们将其作为道家仙人来传扬,无疑有借助民间文化的力量来宣传自己的理论主张的意图在其中。后来,当道士邓思瑾将其传入宫廷,又获得皇权认可的时候,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更是在某个层面上正式汇合,并形成带有皇家威权的一种制度化传统。当然,这种传统和宗教合一,反过来对于民间的影响力又是非常大的,麻姑山一千多年来能成为远近朝拜的圣地即为明证。
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宋真宗赵恒将麻姑庙赐名为“仙都观”。作为道家的洞天福地,麻姑山上至今仍留有道士们在此修炼的遗迹。山上原有一座古坛,已不知其年代,后麻姑庙建成,此坛改称为仙坛。如今,麻姑山的登山古道旁,有一块一截为二的大石,传说紫阳真人受皇帝差遣前往征讨西域,麻姑仙女化做山中酒店的店主,赠给紫阳真人宝剑一柄,真人试剑的时候,随手将那块石头一劈两半,故名“试剑石”——这个传说的编造痕迹就太过明显了。
如今的“仙都观”,为1992年重修,是一座古朴、典雅、园林式的仿古建筑群,里面建有“瑶台玉苑”、“元君殿”和“三清殿”。在瑶台玉苑中, 除了300余米长的碑廊内镶嵌着227块书法碑刻外,中间还建了一座“鲁公碑亭”,重刻了唐大历六年(771年)颜真卿任抚州刺史期间登游麻姑山时写下的《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简称《麻姑山仙坛记》)。
颜真卿撰写《麻姑山仙坛记》时,年已62岁。虽饱经战乱和政治风波,但他的思想和个人品格却愈加成熟,尤其是他的书法达到一个辉煌的成熟期。
《麻姑山仙坛记》记叙了麻姑和东汉仙人王方平在该山相会的故事以及麻姑山道士紫阳真人奏立麻姑庙的经过,全文900余字,笔力雄健浑厚,布局开阔充实,体势大气磅礴,为中国书法史上的极品。
历来,对颜真卿所书《麻姑山仙坛记》临摹研习者甚众,许多著名书法家如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明代的李东阳、何绍基;清代的翁方纲以及现代书家、临川人舒同均得益甚多。据悉:颜真卿所写的这块碑,起初安放在麻姑庙中。这块碑也成为吸引众多名门贵族、文人墨客前往麻姑山一游的重要由头之一。后为了保护这块碑,一般轻易不再给人随便观看。北宋时就有人写诗道:“……唯恐此碑坏,收藏于天府,自非大祭时,莫教凡眼觑。”直至南宋,地方官员还专门修建“鲁公祠”(颜真卿死后追封鲁国公,故又称颜鲁公),将碑保存于内。但后来,此碑还是在战乱中不幸毁失。好在《麻姑山仙坛记》的历代拓本不少,甚至还出现了大、中、小三种字体的拓本。其小字丰腴敦实,中字沉厚雄健,大字清雄浑厚,将颜真卿书法的独特个性与体势风貌展现无遗,使此碑墨迹得以流传。直至20世纪90年代,《麻姑山仙坛记》这块千年古碑,终于由江西著名篆刻家、书法家许亦农先生重新镌刻,竖立于麻姑山上。
自唐代起,刘禹锡、白居易、晏殊、曾巩、杨万里、李纲、文天祥、汤显祖、徐霞客、曾国藩等许多名人来此登游,所留轶事佳话不可胜言……
在仙都观的“元君殿”里,还有一尊供奉着的汉白玉雕成的麻姑神像,她脚踏祥云,一手托着仙桃美酒,寓意献寿瑶池;一手撒米成丹,寓意赐福人间。
麻姑山系武夷山系军峰山的余脉,主峰芙蓉峰,海拔1176米。直插云霄,每逢晴空,在朝晖夕照映射下,峰顶峭岩光彩熠熠,犹如盛开的芙蓉花瓣一般。由于峰顶处建有“江西七 O八”电视转播台,汽车可直达山顶。据《光绪建昌府志》记载:昔王、郭二仙寻浮邱公至此,上有君祠,故该峰也称王仙峰。
2017年12月,麻姑山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江西省2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这里不仅有一溪、二洞、三瀑、四潭、十二泉、三十六峰等峻秀奇丽的自然景观供人们游览,而且有众多的有关麻姑的神话故事在民间流传,还有列为贡品的特产麻姑米、麻姑酒、麻姑茶任你品尝、选购。麻姑山,正以她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四方游客来此登临观光!
对“打工人”来说,用人单位能否按时发薪水是他们最关心的事,但总有无良老板抱有侥幸心理,以为“拖一拖”“赖一赖”没什么关系,殊不知拖欠工资不仅是失信行为,更可能涉嫌犯罪。南城县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洪某贵因公司资金链断裂,自2019年以来,陆续拖欠
近日,经抚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戴小民同志任抚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抚州市人民政府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吴伟军同志任抚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万琪同志任抚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试用期一年);杨斯丹同志任抚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
抚州,江西省下辖市(地级),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江西省东部。自古就有“襟领江湖,控带闽粤”之称。改革开放40多年来,赣抚大地沧桑巨变“换了人间”,从封闭落后迈向创新开放,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人民生活从颠沛流离、缺衣少食到殷实幸福
“高安市政府网”微信公众号7日援引高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消息,5月6日,高安市在核酸检测中发现1例初筛阳性人员,为及时全面排查疫情风险隐患,彻底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抚州市东乡区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通告根据国家及省市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工作要求,经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自2022年3月25日起,在东乡区范围内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一、封控区位于大富大道的汉庭酒店
来源:上饶发布上饶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通告〔2021〕第4号根据我市疫情防控的需要,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信州区、广信区、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内人员“非必要、不外出”,如确需离开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报社区(
据央视新闻消息,11月14日,江西上饶经开区、高铁经济试验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公告,两地15日继续开展全员核酸筛查。上饶经开区上饶经开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通报:上饶经开区15日开展第七轮区域核酸筛查,详情如下:11月15日上午8:00—
上饶市卫健委网站消息,5月1日,上饶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通告,信州区在重点人群筛查发现1例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为及时全面排查疫情风险隐患,彻底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
近期,江西省吉水县“扫黄打非”部门历时5个月时间,破获了一起省“扫黄打非”办公室挂牌督办的网络传播淫秽视频牟利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其中,对1人作出刑事处罚,1人作出行政处罚,1人被刑事拘留。2019年2月,吉水县公安局网安大队民警接到辖
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四川省共辖1个副省级